發布日期:2020-11-24 瀏覽數:
先天性聽力損失是指因母體妊娠過程、分娩過程中的異?;蜻z傳因素造成的失聰,多為感音神經性耳聾。
先天性失聰可分為遺傳性和非遺傳性兩大類。
先天性失聰原因
1 | 遺傳性因素 |
2 | 藥物中毒 |
3 | 疾病損害 |
4 | 分娩過程 |
先天性聽力損失是否能學會說話嗎?
很多人都會疑惑,出生下來就是先天性聽力損失的孩子們,似乎與聲音間隔了,那么在未來成長能學會說話嗎?
很多人都覺得先天性聽力損失會阻礙孩子們的成長,因為聽不到聲音,就沒辦法學說話,更加沒辦法鍛煉他們的識別信息的能力。
真的是這樣嗎??
大家會先入為主,先天聽力損失的孩子人之所以普遍不能說話,是因為他們聽不到聲音,小時候也就不可能從別人的聲音中學會說話。
一般孩子學習說話時,媽媽會跟孩子慢慢地說“媽媽”,孩子聽到“媽媽”的言語聲頻,嘴里會不由自主說出“媽媽”,如果發出不相干不正確的怪聲時,媽媽不予反應,當孩子發出正確的聲音,媽媽做出反應這個寶寶,當做給孩子點小獎勵。
接下來就這樣反復強化孩子,每次看見媽媽都發出“媽媽”的聲音,從而學會了說“媽媽”。但是先天性聽力損失的孩子,聽不到聲音,就無法學會說話。
其實我們可以反過來,如果想讓先天失聰的孩子學會說話,那就要想辦法讓他們聽見聲音。想學好說話,那就要聽得清聲音,學會正確分辨聲音。
先天耳聾并不是完全聽不到聲音,他們還有殘余聽力,只是沒有像正常聽力的一樣分辨聲音。
先天失聰的孩子可以做聽力補償(戴助聽器)或者聽力重建(植入人工耳蝸),利用他們的殘余聽力,過長期有計劃的聲響刺激,逐步培養其聆聽習慣,提高聽覺察覺、聽覺注意、聽覺定位及識別、記憶等方面的能力。
言語訓練是依據聽覺、視覺和觸覺等互補功能,借助適當的儀器(音頻指示器、言語儀等),以科學的教學法訓練失聰孩子發聲、讀唇、進而理解并積累詞匯,掌握語法規則,靈活準確表達思想感情。
發言訓練包括呼吸方法、唇舌運動、噪音運用,以及音素、音調、語調等項目的訓練。聽覺和言語訓練相互補充,相互促進,不能偏廢,應盡早開始,穿插施行。如果家屬與孩子能密切配合,持之以恒,一定能達到聾而不啞的目的。
所以說,先天性聽力損失的孩子肯定能學會說話,只不過他們學會說話的過程比較坎坷,需要付出很大代價。只要他們肯吃苦,堅持言語訓練,那學說話就沒這么困難了。
昆明瑞聲達助聽器_昆明斯達克助器_昆明助聽器價格_昆明人工耳蝸_昆明兒童助聽器-云南雄音商貿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聯系人:趙老師 聯系方式:0871-65519126 公司熱線:15398565362
公司地址:昆明市人民西路保利中心1幢23樓2309-2310室(原趙家堆對面) 備案號:滇ICP備17006639號 技術支持:昆明凱斯特